事发通辽!一通价值十万元的“神秘来电”
当有人冒充“公检法”人员
以老人的医保卡丢失涉嫌“重大刑事案件”为由
让其将名下的所有存款
全部转移到一个“安全账户”
事情经过
2025年3月12日10时许,永清第一派出所接辖区银行工作人员报警称,有一位老人说有急事要汇款,因涉及金额较大,担心老人被骗。
接警后,两名民警火速赶往银行,一名民警在派出所内迅速与老人取得联系,在电话中展开劝解工作。起初,老人对民警的话半信半疑,仍坚信自己是在配合公安办案。民警凭借丰富的反诈经验和耐心,一边安抚老人的情绪,一边详细讲解常见的电信诈骗手段和案例,经过长达数十分钟的沟通,老人终于逐渐放下戒备,道出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来,老人此前接到一通自称是“某市公安局王警官”的电话。电话那头称老人的医保卡被盗用,涉及一起重大刑事案件,嫌疑人已被锁定,但需要老人配合抓捕工作,要求老人立即转账到指定账户,用于案件调查和相关操作。老人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吓得六神无主,一心只想赶紧配合所谓的“警方调查”,全然没有意识到自己正一步步陷入诈骗陷阱。
民警赶到银行时确认老人还没汇款后,民警长舒一口气,开始对其进行劝导,再次向老人揭露诈骗分子的惯用伎俩。在民警和银行工作人员苦口婆心的劝说下,老人终于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差点就将辛苦积攒的10万元养老钱拱手送给骗子。
为了确保老人的资金安全,民警协助老人修改了银行账户密码,同时帮助老人在手机上下载安装了“国家反诈中心”APP,并手把手教老人如何使用,开启预警功能。民警还反复叮嘱老人,以后遇到任何可疑情况,千万不要盲目转账,一定要第一时间拨打110报警电话核实。
3月18日,老人为表感谢,将印有“人民的守护神 群众的贴心人”的锦旗送到永清第一派出所民警手中,对民警帮其追回10万元被骗资金表达感激之情。
骗子通过非法途径获取受害人信息,例如身份证号、住址等,以此来取得受害人初步信任,同时会通过改号软件将来电显示改为官方电话,进一步增强信任。
通过严肃谨慎的语气,强势震慑并控制受害人,让受害人彻底相信自己卷入了一个重大案件,随时可能被逮捕。为了增强恐吓效果,让骗局更加逼真,骗子会通过网络向受害人发来一份虚假的通缉令或执行书。
骗子声称资金调查,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缓和语气,诱骗受害人入局。实则是要求受害人将资金转到指定的账户,或者要求受害人将所有资金汇集到一张银行卡,然后通过骗取受害人银行卡的密码、验证码,将该银行卡的资金转走。
4、公检法机关不存在“安全账户”或“核查账户”,更不会通过电话、网络通知当事人核查资金、转账汇款等。
来源:平安科尔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