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绒服里穿薄点才暖和!一个超简单的穿搭技巧,快收藏
一到冬天,怕冷的人就恨不得把家里的所有衣服都套身上。不光要穿羽绒服,里面还要穿毛衣、秋衣、打底衣层层套,生怕没穿够。
但这么穿舒服程度不仅大打折扣,而且好像也没暖和到哪里去。不是说冷了就加衣服吗,那为什么羽绒服多穿点反而不如少穿来得暖和?
保暖的秘诀,是适度的蓬松!
因此,对于一件衣服而言,除了它本身的热导率要够低,它还需要能在面料表面制造适当厚度且稳定的空气层,强强联合保温效果更佳。
现在流行的保暖材料,基本上都是制造稳定空气层的好手。
比如羽绒,绒朵呈现稳定的、立体的朵状结构,比表面积很大,能黏附非常多的空气;绒朵上的绒丝呈现中空结构,能存储空气。一朵一朵的绒朵结合起来,就成了一整个能大量存空气的立体结构。也难怪目前在保暖这块,日常材料中还没谁能比得上羽绒。
人造纤维也在通过优化纤维结构来储存更多空气。比如棉服填充中常用的聚酯纤维(涤纶),就可以通过把纤维制成中空结构再制成絮片等方式来制造存空气的立体结构,从而提高衣物的保暖性。近年很火的德绒,有特殊的双T型纤维结构能存下更多空气,因此德绒的保温性能也就比普通腈纶好。
此前刊登在《科学》(Science)的仿北极熊毛纤维就更厉害了,这种新纤维模仿了北极熊皮毛的中空多孔结构和致密外壳,在纤维内部制造了超过90%的孔隙,从而达成了和羽绒类似的保暖性能,但所需要的材料厚度却只有羽绒的1/5。
总之,无论是哪种保温材料,保温的关键都在于制造适当厚度并且足够稳定的空气层。
舒服又温暖,真不难
除了温差导致热对流,层数太多还会把空气层挤薄。当层数超过某个值后,衣服层与层之间的空气存量反而会随着衣服层数的增加而减少。
当然,外套太大了也不好,毕竟太大了容易灌风,那呼啸的寒风从领口、衣服下面吹进来,任你穿再好的装备那热气都是捂不住的。所以除了衣服本身要给力,别忘了领口上围个围巾挡风,外套的版型也尽量选择下部微收口的,可以避免灌风。
如果想要穿得保暖,可以采取这个公式来穿搭:
1.外层选择羽绒服、棉服、羊绒大衣、环保皮草、冲锋衣等有一定抗风能力的衣服,如果本身可制造较厚空气层更佳。
2.中层采用柔软、蓬松的摇粒绒、抓绒、薄羊绒、羽绒内胆等再制造空气层。如果外套本身就比较保暖,且比较抗冻,可以直接去掉中层。
3.内层选择吸湿透气的贴身保暖内衣、速干衣、瑜伽衣等,迅速透湿透气,避免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湿气在衣物内积攒,影响外层的蓬松度降低保温性能。
如果你觉得这样比较抽象,再给大家贡献几个具体的穿搭:
超级抗冻版(应对零下15度的暴雪日)
男士:厚款外套(毛外套或羽绒服)+羊毛毛衣+打底衣
女士:长羽绒服+轻薄羽绒内胆+长袖瑜伽服/皮草+羊毛针织衫+打底衣
基础抗冻版(应对零下5度左右的温度)
男士:羊毛大衣+羊绒毛衣+打底衣
女士:长款羊毛大衣+超薄款羽绒服(充绒量30g左右)+长袖春装(只要材质合适,什么都行)
要风度也要温度版(应对零上温度)
男女通用:薄款外套+长袖春装
另外,内层材质上是否适合选择纯棉的,还是需要看使用场景。如果只是日常穿着,没有较大运动量,纯棉的内层不失为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果有较大量的运动,出汗量较大,则不推荐纯棉的内层,纯棉吸收大量汗液后,潮乎乎的一片不仅贴在身上不太舒服,还会影响整体保暖效果。
纯羊绒或羊毛的很推荐,就是价格不太友好。
如果考虑性价比和打理简单,将保暖材料和吸湿材料混纺的材质也很好。比如将腈纶、涤纶等有保暖性能的材料和莫代尔、棉、粘纤、竹纤维等有吸湿性能混纺的材质,就能兼具保暖和吸湿性,而且价格也很友好。
除了这些,还要尽量避免内侧有长绒毛的那种内衣。虽然长绒毛看起来暖乎乎的,长长的绒毛把水汽捂在皮肤表面,一点也不舒服。
来源:科普中国